高德发布全球首个AI导航智能体:全面提升地图导航体验
当地图导航与AI深度融合,一场关于出行效率与体验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4月14日,高德地图正式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导航智能体(NaviAgent),应用创新技术理念和架构,推动导航这一历史悠久的服务,由传统出行工具,向“会思考、能预判、有温度”的智能出行伙伴蜕变。
“研发导航智能体,是高德重构导航产品底层逻辑的重要尝试,也为行业探索AI时代的变革提供了新思路。”高德技术负责人表示。
思考+预判+行动,大脑式运作
据悉,高德AI导航智能体以“思考-预判-行动”的全链路智能,重新定义了出行产品的底层逻辑。
“传统导航像按剧本演戏,预设路线后便机械执行;而我们的智能体更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能实时感知路况、预判风险并主动调整策略。”
据技术负责人介绍,其核心架构采用Planner-Executor模式,通过感知、规划、执行、表达四大模块构建智能闭环,集成多项高德核心技术:在感知层,TrafficVLM模型可捕捉多尺度的交通时空变化, 而交互层的AmapVoice情感语音技术,则将温度赋予导航产品。

(NaviAgent架构)
这种技术变革的本质,是从“工具思维”到“伙伴思维”的转换。在高德技术负责人看来,导航AI化后不再是被动响应指令的机器,而是能主动观察环境并采取行动、是“能思考、会预判、有温度”的伙伴。
例如,它能提前预判前方路况,精准计算每个路口的最佳过灯速度,以规避拥堵;还可以感知用户加班晚归的状态,会主动播放舒缓音乐缓解疲劳;推荐距离目的地最近的停车场,并以自然对话式语音交流。
感知+推理:重塑出行体验
依托TrafficVLM 交通感知预测能力,传统导航“局部感知”的限制被打破,实现从“单眼观察”到“全局思考”的升级。该技术以视觉语言模型为核心,将不同时空尺度的交通信息转化为图片帧,经模型推理识别状态并预测走势,赋予导航系统超越物理视野的超视距感知能力。

(导航界面示意)
以高速驾车场景为例,通过感知车道级交通流变化、动态事件、事故占道等信息,结合用户路线,AI导航智能体会自动开启领航功能,推荐全局最优车道,让变道决策更从容高效。
“货车前方有来车,请不要超车。”用户行驶过程中,AI导航智能体将实时感知周边车辆动态,发出车道级安全预警提醒。
在人眼不能及的远方,超视距感知如同“数字天眼”,打破视野局限;遇夜间能见度低、弯道来车、前方有车辆急刹等场景,系统可提前预判行车风险,并通过语音播报、导航画面等方式实时预警。
在停车场景中,超视距感知能力可覆盖至“最后100米”:当用户输入目的地后,系统会在距离终点5公里时启动智能分析,主动推荐目的地周边的空闲停车位;基于时空感知和推理能力,补全停车后的步行导航指引,直达目的地入口,实现无缝衔接。
此外,覆盖全国的红绿灯AI领航功能,也能结合海量实时交通信息与超视距感知技术,动态提供车速建议、车道选择及起步提醒,大幅提升过灯效率,让“一路绿灯”成为可能。
精准安全之外,还有情绪价值
AI导航智能体还构建了包含情感识别、意图理解、情绪表达在内的三维交互体系,突破性地将服务拓展至情绪价值领域,开创了人机交互全新维度。
作为具象化虚拟交互载体的“小高老师”,在高德另一核心技术AmapVoice加持下,经数十万小时语音数据训练,已实现从机械语音到情感交互的质变,掌控各类情绪与副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当用户结束多日加班、迎来周末出游时,AI导航智能体能够领会出行意图、路线和心情,主动调整交互内容,以贴心的方式陪伴用户旅程:启动导航时,会以“哈哈,好久不见呀~”的问候作为开场,陪伴用户享受沿途风景,介绍特色文化——还会在经过一些有趣的地方时,以悄悄话的形式分享一些小众知识或趣味典故。
此外,基于动态交互策略库,当用户完成优质的驾驶操作时,还会收到导航智能体的及时赞许——让温度融入人车对话,引导用户在多元场景中养成良好安全的驾驶行为,开启导航交互的情绪价值新维度。
高德技术负责人表示,AI导航智能体目前已陆续向全国用户推送,其落地标志着出行产品从效率至上,开始兼顾主动服务的智能体验。“随着AI能力的持续迭代,未来出行不仅要让用户进一步‘安全抵达’,也要走向‘愉悦旅程’。”
相关文章
-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黄玉龙实习生周梦怡报道:“我们一家人周末经常去动物园玩,去动物园的路上经常在桃花南路这个路口堵车。没想到交警这样一个小改动确实让这个路口周末不堵了,省了不少时间。”在南昌的刘先生、说道。刘先生的切身感受,正是南昌交警部门近期交通优化工作成果的生动体现。近日,南昌交 2025-04-15 21:49:00
- 光明网讯(记者 袁晴)4月1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在中国香港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在论坛上表示,顺应时代变革,不断推进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数字时代的融合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加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科技创新,数字时代的安全发展根基就会越来越稳。以更 2025-04-15 17:38:00
- 【2025高校毕业生就业新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又一年“春招”季,高校毕业生开始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参加笔试与面试。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并要求“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拓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渠 2025-04-15 05:32:00
- 近日,遵义市2024年(第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名单公示,来自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的遵义市特种LED照明产品极端环境防护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榜上有名。该团队研发的此项技术目前已应用于该公司生产的特种LED照明产品,产品在国内市场走俏。在恒温无尘的净化车间内,身着防静电服的技工们正全神贯注,精准地操控 2025-04-15 00:31:00
- 来源:【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佳慧 摄影报道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建筑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突破传统行业边界,加速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到应用场景落地,4月14日,“创新引领·新智住建”——成都市住建局场景创新需求清单发布活动在四川省城乡建设 2025-04-14 21: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