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微”著第6期 | 肝胆外科:力破微创禁区 “肝胆胰”路相照
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张文静 李祎晗 济南报道
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中医院之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不仅承载着传统中医的智慧,也在现代医学的浪潮中,以开放的姿态融合中西医优势,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此次,大众网·海报新闻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共同推出《中医有道·大医“微”著》视频访谈栏目,以媒体角度聚焦、展现该院在微创技术领域的运用与创新。栏目的第六期,让我们走进微创护航、中医助力、“肝胆”相照、“胰”路同行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肝胆胰脾排列紧密、结构复杂,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却又是肿瘤的高发区,如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腹膜后肿瘤等。这里,是许多肝胆外科医生难以攻克的“禁区”,也因手术难度较高,成为他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目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将诊疗范围细分为四个亚专业,可开展所有微创或开放的肝胆胰脾手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牛秀峰自信地表示,其中,科室微创手术占比常年在9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肝胆外科在微创技术引领的同时,传承中医经典,将中西医完美融合于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持续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先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力破微创“禁区”
微创手术占比常年在95%以上
据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成立于2018年8月。自建科以来,便将诊疗范围细分为肝脏外科、胆囊及胆道外科、胰腺外科、门脉高压及脾脏外科等四个亚专业,以肝、胆、胰、脾疾病为防治重点,联合传统中医药,以腹腔镜微创技术为发展方向。在确保治愈疾病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最轻微的伤痛以及最快的恢复速度。
“我科的微创手术团队是在省内早期开展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的团队。在科室创建时,已经具备天然的微创优势和技术储备。如今,微创手术的占比常年在95%以上。”据牛秀峰介绍,随着学科发展,肝胆外科紧跟国内外医学前沿技术及理念,新技术、新手段在不断升级,先后顺利开展并独立完成了腹腔镜下肝解剖性切除,肝脏手术实现了无禁区;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脾切除加断流术等多项高精尖手术。
医疗行业是最讲究团队合作的行业,需要每一个医务人员互相补位,一起为病患形成强有力的保护和支撑。“目前,省中医肝胆外科共有9名医师。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护理人员18人,人员构成、梯队建设合理。”牛秀峰表示,目前,科室开放床位18张。年门诊3000余人次,住院900余人次,年手术量400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99%以上。

“肝胆胰”路相照
肝胆胰脾手术实现腹腔镜技术全覆盖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腹腔镜手术在各种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占比不断提高。“目前,我们科室的微创手术在肝胆胰脾疾病诊疗中实现了腹腔镜技术全覆盖,手术无禁区。”牛秀峰自信地表示。
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牛秀峰对肝胆外科在微创诊疗领域的优势及特色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单孔腹腔镜技术方面,科室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疤痕,减轻了术后疼痛,更美观,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在荧光导航技术方面,肝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荧光导航技术,这是目前最精准的手术导航技术,结合术中超声定位,不仅能够发现微小的病灶,并能精准定位肿瘤边界及手术切缘,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彻底性和安全性;在胆石病治疗方面,科室已经形成了集溶石、排石、微创手术、预防复发等一站式治疗方案,并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体系,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和疾病条件制定个体化的微创治疗方案。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发展迅速,如何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快速恢复、更为舒适,也已成为一大课题。值得一提的是,肝胆外科以省中医扎实、领先的中医药技术为支撑,传承中医经典,将中西医完美融合于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术后恢复,效果十分明显。与此同时,科室在运用中医中药在预防肝胆系统疾病复发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谈及科室未来在微创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牛秀峰表示,下一步,肝胆外科将注重智能化与精准化,进一步整合人工智能和影像导航技术,实现手术方案的个性化设计和术中实时导航,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推动多学科联合诊疗,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如肿瘤科、影像科等,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优化复杂肝胆疾病的微创治疗方案;倡导基于美容需求的微创手术,推广减孔或单孔腹腔镜技术,美容效果更佳,术后恢复更快,患者满意度更高;根据老年胆石症病人多的特点,在治疗方式上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如:超声穿刺引流、体外取石、微创手术、内镜取石、中医药治疗等,为这部分老年患者解除疾病痛苦。
“未来,省中医肝胆外科将始终遵循中医西医齐头并进的步伐,紧跟西医外科前沿、挖掘中医宝藏,不断完善自我、优化组合,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感。”牛秀峰如是说道。
相关文章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举行。东风汽车供图3月28至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政府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代表共聚一堂,共议汽车产业发展变革新路径,围绕全球及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 2025-04-01 10:25:00
- 今天起,一批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涉及网络安全、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数据安全技术 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国家标准,规定了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基本要求、编制程序、规则内容、发布形式以及争议纠纷的解决处理等要求。《网络安全技术 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规定了智 2025-04-01 07:54:00
-
中科美菱数智化解决方案亮相2025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引领生物样本存储新未来
2025年3月28日-30日,山东济南——第17届中国整合生物样本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生物样本库院长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作为生命科学低温存储领域的领军企业,中科美菱携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云智安生物样本库·数智化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并展示了其核心产品全自动深低温样本存储设备SN-40 2025-03-31 17:43:00 - 今天早上,全球首款每月仅需注射一次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以下简称“宣武医院”)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成功开出全国首方。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占全球总数近30%。为患者探寻更优治疗方案、有效控制病情,是众多医 2025-03-31 16:59:00
- 3月31日,全球首款每月仅需注射一次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多奈单抗注射液,在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5名患者同期接受治疗。研究表明,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过度积聚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记忆及思考问题存在因果关联。多奈单抗注射液作为一款靶向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蛋白,能精准地与大脑中沉积的β淀粉样蛋白相结合 2025-03-31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