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福建德尔子公司再曝安全事故,招股书信披存在疑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43:00    

本文授权来自《中国民商》

作者:郑勇康

编辑:张佳茗

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德尔”)的上市申请早在2023年6月即获受理。2024年12月,福建德尔更新了招股书,将募集资金由30亿元降低至19.45亿元,募投项目由7个减少至3个。今年2月,福建德尔及中介机构就首轮问询作出回复。

福建德尔主要从事氟化工基础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特种气体和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等多系列含氟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民商财经》在研究中发现,福建德尔本次募投的一项目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福建德尔还存在两版招股书信息披露不一致的情况。

一募投项目产品毛利率下滑

年产36万吨半导体级电子材料项目(下称“年产36万吨项目”)的二期工程是福建德尔本次IPO的募投项目之一,其实施主体为子公司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福建天甫”)。

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下半年部分投产。二期工程将在一期已建成的公辅工程、储运工程等设施基础上,建设电子级硫酸、电子级盐酸、电子级硝酸等产品生产及检测装置,并新增储运装备配置,以完善公司湿电子化学品的产业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2021年至2024年1-6月),福建德尔的湿电子化学品毛利率一路下滑并呈现负值。

据招股书,福建德尔湿电子化学品在报告期各期的销售额分别为3,101.83万元、5,907.50万元、12,085.88万元、7,218.93万元,毛利率呈下降态势且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别为16.76%、8.44%、-19.26%、-20.09%。

2024年1-9月,湿电子化学品的毛利率为-22.99%(7-9月数据为未经审计数据),同比上升0.18个百分点。

福建德尔在首轮问询回复中称,在客户端方面,公司受限于客户验证导入周期较长,其湿电子化学品产品尚未实现完全规模化量产,多数高阶产品以较低的价格销售;在成本端方面,因湿电子化学品产品是重资产投资属性,固定成本较高,产能未能充分释放。

后期,随着产量的提升,半导体客户的逐步导入,相关单位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减少,湿电子化学品业务毛利率较低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但不可忽视的是,福建德尔的湿电子化学品业务是偏向于“材料导向型”的业务。

首轮问询回复显示,福建德尔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成本结构均以直接材料为主。其中,2021年至2023年同行业可比公司披露的归属湿电子化学品板块的料工费的平均值占比中,直接材料的占比接近70%。

福建德尔湿电子化学品业务尚在起步阶段,经营规模和相关业务收入远小于可比公司,且公司目前对供应商尚未形成充分的议价能力。因此,福建德尔的湿电子化学品业务或许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福建德尔本次IPO为年产36万吨项目的二期工程拟投入募集资金6.00亿元(总投资9.09亿元),另外,就整个项目取得了银行的贷款授信额度。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公众号曾于2022年7月发布了文章《再加速!上杭这个省市重点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文章中指出,年产36万吨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2.6亿元。

公众号闽西金融于今年1月3日发文称,为支持年产36万吨项目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兴业银行(601166)龙岩分行给予了福建天甫高达7亿元的授信额度。

子公司再曝安全事故

在福建天甫年产36万吨项目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福建德尔另一子公司发生了致一人死亡的安全生产事故。

据当地的政府官网公示,福建德尔的子公司福建省龙氟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龙氟新材”)在去年发生了一起安全事故。

据政府官网报道,2024年11月3日,上杭县蛟洋新材料产业园龙氟新材在开展工艺清洗等计划性检修任务时发生氢氟酸喷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为操作工未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违规操作致氢氟酸喷溅。

(截图来自龙岩市人民政府官网)

这并非龙氟新材近年来的第一起安全事故。早在2020年,龙氟新材就曾因一起坍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龙氟新材及其法定代表人黄天梁还因此被处罚。

2022年6月,龙岩市应急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及氟化工企业检查情况的通报》,其中指出,龙氟新材存在的隐患问题清单共计17条,包括“无水氢氟酸装卸区高处作业无防护措施”、“有水酸桶装仓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设置不合理”等。

龙氟新材因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被处罚,又在被通报存在安全隐患的两年后再次发生安全事故,可见其内控管理、安全工作仍需加强。

在建项目信披存在疑点

研究申报材料发现,福建德尔的信披工作也存在疑点。

2021年3月,福建德尔收购福建省龙德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龙德新能源”)51%的股权,收购后对其达到100%控股,并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龙德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6月,是13,000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的建设主体。《民商财经》从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了解到,项目的建设用地购自于福建德尔。

2020年4月,龙德新能源向福建德尔购买了南厂区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原为土地租赁)。

而2020年度,招股书披露的福建德尔与龙德新能源之间的关联交易包括关联担保、拆借资金、关联租赁,但并未披露双方关于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信息。

此外,13,000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从2021年开始投入建设,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项目的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8,353.22万元。

而两版招股书对于该项目在2022年度的在建工程金额方面也存在数据矛盾。

第一版招股书(2023年6月披露)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13,000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在建工程的期末余额为7,302.42万元,而更新后的招股书(2024年12月披露)却显示为6,848.09万元,两版招股书披露的该数据前后相差454.33万元,不知是何原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民商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文章

  • 深赛格股价下跌1.08% 市盈率超270倍引关注

    深赛格4月2日收盘报8.26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9元,跌幅1.08%。当日股价振幅为2.04%,盘中最高触及8.39元,最低下探至8.22元。全天成交额0.64亿元,成交量77569手,换手率为0.79%。公司当前总市值约101.70亿元,动态市盈率达270.75倍,市净率为5.07。风险 2025-04-02 22:35:00
  • 年报透视 | 双主业遭遇发展瓶颈,西王食品连亏两年后,2024年再次巨亏

    4月2日晚间,玉米油第一股西王食品(000639.SZ)发布 2024 年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 49.72 亿元,同比减少 9.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 4.44 亿元,同比扩大 25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 4.33 亿元。基本每股亏损为 0.410 2025-04-02 21:42:00
  • 雷军就SU7事故发“致用户和公众的一封信”?小米回应

    潘玉蓉、王小伟/人民财讯人民财讯4月2日消息,小米SU7高速碰撞燃爆事件继续发酵。4月2日,一篇以雷军之名的《致所有关心小米SU7事故的用户和公众的一封信》在网上传播,信中提到了事故的善后工作包括承诺探寻真相、反思与行动、透明化沟通,以及用十年坚守兑现安全承诺等。其中提到,如果调查车辆存在问题,将立 2025-04-02 21:32:00
  • 宝色股份:2024年净利润6839.85万元,同比增长6.67%

    每经AI快讯,4月2日,宝色股份公告,2024年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0.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9.85万元,同比增长6.67%。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2 20:46:00
  • 渤海租赁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4亿元,飞机租金毛利率同比增长3.97%

    4月2日晚间,渤海租赁(000415.SZ)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末,渤海租赁资产总额为2863.99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4.31亿元,同比增长1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4亿元,同比下降29.45%;剔除商誉减值影响,渤海租赁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为14 2025-04-02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