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叶锦添与读者相聚聊新书,探讨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再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9:15:00    

电影美术大师叶锦添以“从新东方主义到神话美学 2024-2025年 我的创作与思考”为题,日前在北京郎园vintage与读者相聚,分享他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众多读者也与叶锦添进行了一场“神话vs现实、美学vs人生”的对谈。

这场沙龙活动聚焦叶锦添三部著作——《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奔向无限透明的蓝》《封神:东方美学笔记》,深入探讨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再生。

从电影《卧虎藏龙》到舞台剧《倾城之恋》,叶锦添始终以“新东方主义”打破时空桎梏,在《叶锦添自传》中袒露几十载创作心路,在《叶锦添的创意美学》中全面展示了叶锦添的创作理念、美学感悟、美学实践、审美养成等,提供一种无限可能的阅读体验,而电影《封神三部曲》则借神话重述东方美学密码。

他以织物、光影、符号为媒介,在虚实交叠中构建充满哲思的诗意世界,既扎根于古典文脉,又赋予其先锋形态。这场对话揭示了叶锦添如何以全球化视野激活传统基因,在当代艺术疆域开辟出一条东方路径。

叶锦添认为神话是超越时间的,讲述神话则“有太多种说法”,“因为创作者不同而有不同的作品”。叶锦添的“神话观”与他的“艺术观”是一以贯之的。他一直以来都认为,艺术是“不可知的”“不确定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神话这种建构在古代人的生活与想象中的“作品”,在跨越了数千年的时间长河来到我们面前之后,自然也更加“不可能搞清楚”。于是,神话反而有了更多的表达空间,最终,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专属的作品。

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不代表可以肆无忌惮地任性表达。叶锦添向读者展示,他如何跟着团队实地考察众多文化古迹,跟团队一起制作每个服装和道具。从一根丝、一条线,到一根梁、一条柱,从一把武器、一件法宝,到一座仙山、一座宫殿,叶锦添几乎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展现了极高的艺术功底以及专注的责任心和职业态度。

现场有读者问到了关于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美术创作问题,叶锦添则以“昆仑山”做案例,说:“昆仑山的设计是为了表达它是人间的镜像,它倒映着人间,它从视觉层面颠覆了传统。”他认为:“这个东西能呈现出来,就是整个中国神话电影里的一种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分享的图书《封神:东方美学笔记》作为叶锦添最新的“新东方主义”美学著作,收录了海量的创作草图、概念设定,更融入作者多年来沉淀的美学理论、哲学观念,以及他对艺术和东方文化的独到见解。他另外一本书《叶锦添的创意美学:奔向无限透明的蓝》中,可以更多地窥见他的创作和观念,这是他大半生的艺术思考和实践的合集。无论是做艺术指导还是服装造型设计,抑或是一个导演、一个艺术家、一个写作者,叶锦添都是一边专心致志,一边神游八荒,在这种矛盾且统一的状态中,他才能达到他想达到的境界——既要做到极致,又要找到足够多的可能性。而另一本书《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则“解释”了他何以形成这样的美学观,他何以取得如今的成就和地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相关文章

  • 叶锦添与读者相聚聊新书,探讨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再生

    电影美术大师叶锦添以“从新东方主义到神话美学 2024-2025年 我的创作与思考”为题,日前在北京郎园vintage与读者相聚,分享他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众多读者也与叶锦添进行了一场“神话vs现实、美学vs人生”的对谈。这场沙龙活动聚焦叶锦添三部著作——《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 2025-04-02 19:15:00
  • 今天,年轻人如何欣赏中国画(文化中国行·Z世代 中国风)

    图①:齐白石作品《芙蓉小鱼》。北京画院藏图②:“小鱼在乎”展厅内动画视频画面。受访者供图图③:“小鱼在乎”展厅局部。北京画院供图图为“最美中国画100”系列图书(全三册)书封。人民美术出版社供图中国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蕴含着中华美学精神,历史悠久、意蕴丰沛。在当下,Z世代年轻人如何与中国画“对 2025-04-01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