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日韩合作是亚洲的支柱
香港《南华早报》4月1日文章,原题: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中日韩合作是亚洲的支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近日在东京出席了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并同日本外相岩屋毅共同主持了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对话的结果令人鼓舞:达成了20项重要共识,涵盖加强绿色发展合作、生态环境合作等。
中日韩的地理位置接近性要求三国优先考虑地缘政治关系,利用三国的集体优势实现互惠互利。
中日韩经济相互依存是地区稳定的基石。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中国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2024年,韩国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全年增长6.6%。三国间的投资流也蓬勃发展:日本公司支持中国制造业,中国公司进军韩国的科技行业。
除了贸易之外,三国的合作还必须应对地区挑战。首先要应对的挑战是 人口老龄化。中国有超过3亿60岁及以上的人口,日本在老年护理和机器人技术方面拥有数十年的经验,韩国拥有医疗保健技术创新,可以提供值得效仿的模式。中日韩联合研究可以将这种人口结构转化为市场机遇。
其次,气候变化需要集体行动。大家共享着同一个生态系统,面临着从空气污染到海洋威胁等诸多挑战。
最后,在各种干扰因素存在的情况下,供应链的韧性至关重要。中国的港口、铁路设施以及劳动力资源,与日本的制造业实力和韩国的半导体专业技术相辅相成。中日韩地理位置相近,这使得三国能够打造安全、高效的供应链。
经济联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日韩共同的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儒家思想和佛教文化之中,这促进了彼此间的相互理解。这些传统强调和谐与尊重,使得政府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沟通更加顺畅。
在年轻人当中,这种联系蓬勃发展:中国的“韩流”粉丝、韩国的动漫爱好者以及在日本大学求学的中国留学生,都推动着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旅游业进一步加强了这种联系。
区域一体化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亚洲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来发挥引领作用。作为经济强国,中国、日本和韩国能够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及其他合作伙伴一起,率先推动这一进程。
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亚洲将推动全球一半的消费增长,这证明了三国的创新潜力:中国提供了全球近一半的顶尖人工智能人才,日本和韩国在专利申请方面位居全球领先行列。
《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对数字贸易的重视,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形成互补,增强了地区韧性,并巩固了亚洲作为全球数字领域领导者的地位。这三个协定可以率先开展联合项目,比如建立连接北京、东京和首尔的协同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或者打造一个简化贸易流程的统一电子商务平台。
中日韩联合起来的市场规模和创新能力可以与任何一个集团相匹敌。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可能会激发更广泛的亚洲团结,从标准化的5G网络到联合太空探索等领域都是如此。通过融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文化纽带,三国能够将合作提升为一股变革性力量,促进全球一体化进程。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中日韩三方合作是亚洲的支柱。贸易、供应链和文化纽带比分歧更重要。让中日韩发挥各自优势,塑造一个属于亚洲的世纪——就从现在开始。(作者Wang Huiyao,王从译)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3月31日文章,原题:特朗普加征关税将美国亚洲盟友推向中国轨道 美国的亚洲盟友正在加深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因为美国的关税政策有可能破坏他们与美国的贸易关系。3月30日,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高级经贸官员举行了5年多来的首次三边经贸部长会议,并表示他们将加强经贸合作,以期在不久的将来签署一项“自由、公平、全面、高质量、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由贸易协定。
根据美国政府的数据,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S&P Global的数据,日本和韩国是向美国出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国家,也是向美国出口钢材的最大国家之一。这三个国家在历史上也都对美国保持着高额贸易顺差。
亚洲三大经济体达成协议之际,各国都在为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做准备,这些关税将影响全球的众多行业和国家。此外,还促进了美国的盟友与传统上被视为其经济对手的盟友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作者休·卡梅隆,李艾译)
相关文章
-
北美瑜伽品牌Alo入华在即,首店直面Lululemon,但高仿泛滥、面料争议或成隐忧
近日,北美高端瑜伽品牌Alo Yoga被曝即将进军中国市场,首店计划落户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与运动休闲巨头Lululemon毗邻而居。这一选址策略被业内视为直接对标Lululemon的信号,意图争夺中国高净值瑜伽爱好者市场。然而,在品牌正式入华前夕,国内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质疑声不断,尤其是高仿泛滥、面料 2025-04-24 13:30:00 -
万斯:美国已向俄乌提出明确提案以达成协议,双方都需要作出领土让步
环球网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23日在印度告诉记者,美国已向俄罗斯和乌克兰提出“非常明确的提案”以达成和平协议,并称“现在到了要么俄乌双方同意,要么美国退出斡旋的时候了”。报道称,就领土问题,万斯认为俄乌双方都需要作出领土让步,放弃各自目前控制的部分领土。“必须进行一些领土交换。”万斯补充说 2025-04-23 19:35:00 -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于4月23日在上海召开,《环球时报》记者在本次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已有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50多个国际科研机构加入由中国发起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会议上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进度。吴伟仁表示,国际月球科研站计 2025-04-23 18:59:00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4月22日的简报会上透露,在伦敦的乌克兰团队具有就全面或部分停火开展谈判的资质。将于4月23日在伦敦举行的谈判将以“欧洲+美国”的方式进行,其中欧洲方面包括法国、英国、德国和乌克兰的代表。泽连斯基表示,乌方已为即将开始的阶段做好准备,准备坐到任何形式的谈判桌前。他同时希望俄方也做 2025-04-23 08:15:00
- 当地时间4月22日,伊朗外交部宣布,根据阿曼的提议和伊朗、美国代表团的认可,原定于23日举行的伊朗、美国专家级别技术谈判推迟至26日举行。美国与伊朗12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间接会谈。这是自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之后,美伊之间的首次正式谈判。19日,美伊结束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的第二 2025-04-23 0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