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要通知!事关“五一”前后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8:39:00    

4月25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

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

新冠病毒感染等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防发〔2025〕3号



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保持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平安过节,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五一”假期前后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当前,我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新冠呈较低水平波动态势,流感已回落至非流行季水平。麻疹、猩红热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处于正常季节性流行水平。我国南方省份陆续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输入病例引发本土疫情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进入流行季,诺如病毒感染疫情已逐渐下降,但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餐饮场所等聚集性疫情仍时有发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入流行季,呈地域聚集特点,近年来疫情波及省份有所增加。登革热、疟疾境外输入风险常年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跨区域跨物种传播,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确诊病例,境外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增加。“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和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思想和懈怠情绪,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把各项防治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人民群众健康平安过节,助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加强口岸疫情防控


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疾控、卫生健康、海关等部门会商、协作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和风险预测预警,妥善做好口岸输入疫情协同处置。各口岸要密切关注全球新冠、猴痘、登革热、疟疾等重点传染病和我周边国家、地区及重点来源国疫情形势,对来自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进境人员、主动申报或检疫发现的异常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检测等工作,及时通知地方疾控、医疗机构将口岸判定的检疫传染病染疫人、疑似染疫人点对点隔离收治或医学观察,对可能患有监测传染病的人员按规定发放就诊方便卡,引导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强化口岸病媒生物监测,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提示,引导有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的进境人员主动健康申报。


三、加强疫情预测预判预警


各地要持续关注全球疫情态势及新冠、猴痘、人感染禽流感等病原体变异情况,动态评估新型变异株致病力、传播力、影响力,加密新冠等疫情波动期间的评估频次和风险研判,及早发出预警。持续做好新冠多渠道监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哨点监测,加强多源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及时研判流行趋势、疾病谱变化和门急诊住院服务供需情况,及时了解医疗负荷情况,为疫情早发现早处置提供支撑。登革热、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疫情高风险省份要科学开展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分布等生态学和抗药性、病原携带等风险因素监测,及早预警,及时采取防范应对措施。托幼机构、学校等要加强麻疹、猩红热、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聚集性疫情监测。


四、加强重点环节疫情防控


各地要做好“一老一小”常态化防控,加强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内部管理,落实人员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做好“五一”假期结束后老年人和儿童返院(园)、师生返校后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生疫情要加强指示病例、关键病例调查和病原检测,有效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要加强交通运输场站、文化和旅游场所客流疏导、密闭场所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旅客和从业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要加强对住宿、餐饮服务单位、海产品销售经营者的监督,确保公共用品用具、饮用水、食品等卫生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有效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动员群众集中开展社区、单位和家庭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清除积水、翻盆倒罐,全面清除卫生死角和病媒生物孳生地,切实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五、加强医疗救治和重大疫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


各地要根据本地传染病流行形势,动态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增加重点传染病诊疗服务供给,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就诊高峰应对能力。强化以基层为重点的人员培训,提高猴痘、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识别意识和诊断能力,配足相关检测试剂、治疗药品和设备设施。充分发挥医联体、医共体作用和中医药独特优势,畅通转诊和救治渠道,强化药物供需衔接,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强化重大疫情和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传染源管理、环境消毒等措施,严防疫情扩散和隐匿传播。要做好“五一”假期期间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准备,结合本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特点健全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提升灾害应急处置和卫生防疫能力,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六、加强重点人群疫苗接种


各地要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保持麻疹、百日咳等疫苗高接种率,做好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后的适龄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常规免疫基础薄弱地区和发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疫情的地区要认真查找梳理预防接种薄弱点,加强疫苗查漏补种,有针对性开展应急接种。适时推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甲肝疫苗应急接种或群体性接种,切实保护易感人群。要充分考虑疫情防控需要和假期期间群众接种需求,合理制定疫苗使用计划,做好疫苗分级储备,确保供需衔接。要规范开展疫苗接种,确保接种安全,提升假期期间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接种。


七、加强健康科普宣教


各地要根据传染病发病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及时、准确、客观发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针对舆情动态、社会热点和公众关注焦点,充分运用新闻发布、权威专家答疑释惑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控知识宣传和政策解读,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能力。结合“五一”假期人员流动特点,对旅游景点、交通场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分类开展健康提示。引导出行人员做好防蚊防蜱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及产品、自我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加强进境出境人员科普宣教,引导出行人员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出发前的防护准备、落实旅途中及到达目的地后的防护措施。


八、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四方责任”,坚持联防联控和多病同防,强化平急转换。要结合本地实际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盯住关键环节、突出防控重点,开展疫情防治工作的全面自查,及时排查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及时补齐短板漏洞,全面提升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疫情风险研判、应急处置等核心能力。做好“五一”假期值班值守,确保防控工作不放松、不断线,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

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

防治工作的通知》解读问答


一、《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出台背景是什么?

春夏季是蚊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多种传染病将共同流行。“五一”假期人员流动性上升和聚集性活动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大国内疫情传播扩散和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以下简称新冠)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推动各项防治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保持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平安过节。


二、“五一”假期前后我国新冠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如何?

综合分析研判我国多渠道监测数据,目前新冠、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整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与往年同期相近。春夏季是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登革热、疟疾境外输入风险持续存在,登革热在部分南方省份由输入病例引发本土疫情的风险将上升,局部地区可能出现聚集性疫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报告病例数和波及省份将有所增加。猴痘、人感染禽流感等呈低发、散发态势,需警惕境外输入及引发本土传播的风险。“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和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整体来看,在继续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的基础上,“五一”假期前后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三、《通知》中对做好“五一”假期前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哪些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口岸疫情防控。密切关注全球新冠、猴痘、登革热、疟疾等重点传染病和我周边国家、地区及重点来源国疫情形势,对来自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进境人员、主动申报或检疫发现的异常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检测等工作,引导有发热、咳嗽、腹泻、皮疹等症状的进境人员主动健康申报。

二是加强疫情预测预判预警。各地要持续做好新冠多渠道监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哨点监测,加强多源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及早发现和处置疫情。

三是加强重点环节疫情防控。指导托幼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重点机构落实好人员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做好“五一”假期后老年人和儿童返院(园)、师生返校后的健康监测,降低疫情引入和传播风险。指导交通运输场站、文化和旅游场所做好客流疏导、密闭场所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旅客和从业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加强对住宿、餐饮服务单位、海产品销售经营者食品卫生的监管。

四是加强医疗救治和重大疫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结合传染病流行形势动态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做好医疗救治应对准备,强化以基层为重点的医务人员培训,提高重点传染病识别意识和诊疗能力。强化重大疫情和聚集性疫情调查处置,严防疫情扩散和隐匿传播。提升灾害应急处置和卫生防疫能力,确保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五是加强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保持麻疹、百日咳等疫苗高接种率,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疫情形势做好疫苗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提升假期期间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方便群众就近就便接种。

六是加强健康科普宣教。针对性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政策解读和健康提示,引导出行人员做好防蚊防蜱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及产品、自我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做好出发前的防护准备、落实旅途中及到达目的地后的防护措施。


四、“五一”假期前后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一是关注疫情动态。建议公众在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和相关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提前做好防范,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二是做好健康监测。出行前、返程后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假期出行前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建议暂缓出行计划,返程后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并告知医务人员近期旅行史和动物接触史等。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三是做好旅途防护。可准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旅途中做好防蚊防蜱叮咬、不接触疫源动物及产品等防护措施,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停止旅行活动并及时就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五、《通知》对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是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四方责任”,坚持联防联控和多病同防,强化平急转换。

二是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部署,开展疫情防治工作的全面自查,及时排查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及时补齐短板漏洞,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核心能力。

三是做好“五一”假期值班值守,确保防控工作不放松、不断线,一旦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切实保障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和人民群众健康平安过节。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相关文章

  • 外贸培训 助企发展

    本报讯(记者孙思琪)近日,由省商务厅主办,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承办的黑龙江省2025年外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哈尔滨开班。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吸引了全省商务系统、外贸企业、金融机构等领域的20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培训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精心设置课程内容,涵盖信用风险管理、进出口货物通关基 2025-04-28 09:49:00
  • 重要通知!事关“五一”前后新冠病毒感染防治

    4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防发〔2025〕3号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 2025-04-28 08:39:00
  • “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持续开展 多地力促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孔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正持续开展,各部门、各高校积极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精准开展就业帮扶,引导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眼下,各地各高校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创造条件主动邀请用 2025-04-28 00:04:00
  • 锦江区启动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暨“安康杯”活动 多维互动筑牢职业健康屏障

    4月27日,成都市锦江区中港广场人头攒动,一场以“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为主题的2025年锦江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暨“安康杯”启动仪式在此拉开帷幕。活动由锦江区总工会、卫健局、应急局以及人社局联合主办,吸引了包括建筑、环卫、危化品等职业病高发行业在内的100余名企业职工和市民参与,通过创新形式推动 2025-04-27 18:45:00
  • 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一项工作入选省市场监管局优秀实践案例

    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公布2025年第一批“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实践案例,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五维立体管理”赋能行风建设与行政执法双融双促工作成功入选。今年,市市场监管局以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以清单管理强基、流程管理固本、业务管理提质、案件管理联防、队伍管理增效构建五维立体管理体 2025-04-26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