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光明日报】网具滥用成鸟类“致命陷阱”,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1:37:00    

春回大地,候鸟迁飞。4月7日,2025年全国“爱鸟周”暨“护飞行动”正式启动,主题为“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将“捕鸟网”列入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巡查巡护,清理非法猎捕工具,多部门协同执法,线上线下联合监管,有力打击了非法猎捕工具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捕鸟网”虽然被禁,但一些防鸟工具却成了新的鸟类“致命陷阱”。湖北十堰两村民在自家菜园架网驱鸟,致132只鸟类死亡,包括数十只国家保护动物;北京延庆果农为了防止鸟类啄食苹果,在自家果园私自架设防鸟网致11只野生鸟类死亡。最终这些农户皆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缓刑并处罚金。

什么样的防鸟工具能够致鸟死亡?这样的案件为何屡屡发生?其中涉及怎样的矛盾?有无科学化解的途径?这些问题成为检察机关、科研人员、农户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雾网,为何成为“致命陷阱”

在不少专项行动巡查现场,执法人员都发现了“雾网”的存在。这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网,民间俗称“粘网”,往往用于隔离农作物,即罩在果树、庄稼等的外面,防止鸟类啄食。但由于雾网网丝较细,难以被鸟类察觉,时常有鸟类撞入,同时它的网兜较大,鸟类一旦撞上便难以挣脱,越挣扎缠得越紧,最终往往因窒息或饥饿而死。

为何使用此类网具?从前述案件不难看出,使用此类网具,农户往往是为了保护粮食等作物不被鸟类啄食。

《世界鸟类手册》统计显示,地球上有超过1000种鸟类会取食农作物。鸟类生活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些鸟类迁徙区域、栖息地与农田、水产养殖区高度重合。以湿地为例,这里是水鸟栖息的家园,同时也是人类开展渔业捕捞和养殖活动的场所,因此如何平衡护鸟和防鸟,是摆在面前的问题。

有些鸟类的栖息地,与人类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区域高度重合。图为辽宁丹东鸭绿江口的花砣山,一侧是滨海滩涂,另一侧是农田和圩塘。

由中山大学、重庆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对东南沿海迁徙水鸟和滩涂养殖间的冲突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在浙江和福建沿海,有部分蛏苗养殖户为防止水鸟取食水产品而覆盖雾网,对上万只迁徙经停的鸻鹬鸟类造成威胁。

使用防鸟网是否必然导致鸟类死亡,甚至两败俱伤?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有业内专家告诉记者,鸟类友好型防鸟网应当为PE、尼龙等材质,网绳粗,没有网兜,鸟撞网以后会弹开,不会对鸟造成伤害。但由于缺少统一的生产使用标准,农户往往首选易获取、易使用、便宜的网具,因此造成不少悲剧。

“实际上鸟类友好型防鸟网覆盖面积大,使用时间长,数年都不用替换,防护效果明显,价格也亲民,但推广力度不够,普通农户可能不知道这样的信息。”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平说。

鸟类环志科研人员正在架设环志专用鸟网。

除此之外,雾网的使用条件和方法也要求颇高。在自然保护领域,有一种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重要手段,叫做鸟类科学环志。这种工作也会用到特殊型号的雾网。记者在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环志站,跟随王小平前往环志网地开展例行巡查,只见数根竹竿之间,几片轻盈的网随风飘荡。王小平告诉记者,这些专用雾网带有横线,形成双层网兜。为了防止鸟类受伤,环志工作者每隔20分钟就要巡查一次,发现有坠网的鸟就要及时解救,并在环志后立刻放飞。

怎样治理网具滥用

但对于农户来说,如此细致的使用方法显然不适用,是否有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案?

从时间上进行管理或许更加可行。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梁丹告诉记者,经过调查发现,蛏苗养殖户的防鸟网主要针对越冬鸻鹬和野鸭,而清明节前大部分蛏苗已经收获,此后更大规模的、数以万计的候鸟才开始到访,短暂经停后继续北迁。他据此建议,养殖结束后可以立即拆掉防鸟网,从而保障大滨鹬等春季候鸟安全通过。

河北唐山南堡湿地里的黑翅长脚鹬。

不少地方也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如上海市崇明区检察院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崇明东滩及周边区域因农业生产架设的防鸟网线已导致多起野生鸟类伤亡事件。在专家建议下,部分养殖户将白色防鸟渔线换成绿色渔线,便于鸟类撞网前及时发现。江苏盐城则全面禁用防鸟线,推广彩带、智能驱鸟器等无害化技术。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尚有少数人借防鸟之名,行捕鸟之实。

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此前对猎鸟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在执法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的当下,经检察公益诉讼督促整治,加之协同网络信息、市场监管等部门督促,相关平台采取了更加严格有效的防范措施,持续清理违规用户和信息、引入AI技术模型优化拦截策略等。目前各互联网平台上典型的、明显的猎捕工具售卖已日趋减少,但销售渠道更加隐蔽的问题凸显。以“猎捕”“捕鸟网”“毒鸟剂”“猎套”等关键词在视频平台、电商平台进行搜索,已无法搜出相关视频及链接,在私聊场景以“捕鸟”“粘鸟”“毒鸟”等词汇进行沟通,平台则显示无法发送。但有的商家为规避平台规则,以“防鸟网”等关键词进行视频、直播宣传或设置销售链接予以销售,使得具有相关购买意愿的消费者得以精准购买,“懂的都懂”的销售市场一直存在。

记者打开电商平台App搜索“防鸟网”,可以看到各种尺寸、材质的网具在公开渠道售卖,有的网丝比较粗,有的则是白色半透明的细丝。进一步查看商品评论区,可以看到偶有购买者互相讨论网具的“粘鸟效果”,但目的是用于防鸟还是捕鸟,确实不易分辨。

相关案件的承办检察官认为,缺少统一的生产使用标准和监管规范,以及农户、水产养殖户缺乏更科学有效且低成本的防鸟措施,是雾网治理推进的主要制约因素。“完善基于植保作业等合法目的使用的防鸟网标准,需要考虑材质、粗细、网眼大小、颜色等多种指标。需要基层实践和顶层设计相结合,找出平衡农业渔业生产与候鸟保护的最优解。”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坦言。

寻找防鸟与护鸟之间的最优解

最优解的重要议题还包括,如何补偿农户的损失。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因保护该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当地政府可以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但现阶段,只有少数地方制定了生态补偿办法,且主要针对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对经济损失的补偿涉及较少。

据邱景辉介绍,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专项监督,线上线下合力整治生产、销售、使用捕鸟网的违法情形。上海、浙江、山东、贵州、福建、辽宁、天津、宁夏等地检察机关针对农业种植、水产养殖领域部分农户使用防鸟网造成候鸟死亡的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履职尽责,改进防鸟措施,完善生态保护补偿保险机制。

3月28日,上海崇明检察院专门召开候鸟保护和防鸟网线治理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会上,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建议,出台生态补偿细则,明确损失认定标准与申请流程,探索“鸟类致害保险”,通过政府补贴保费、保险公司定损理赔分散风险。

有关专家则建议,可鼓励农户采用声光驱鸟等技术,推动设立“生态共生技术”科研专项,研发智能监测设备,降低传统防鸟措施对生态的干扰。

“村民自治的力量不可忽视。”重庆大学副研究员张引在东南沿海实地调研当中发现,部分村集体会要求滩涂养殖户向村里交一笔押金。她建议,可以广泛推广该机制,要求养殖户在养殖结束之后拆掉防鸟网,村里退回押金,以最小的经济成本缓解防鸟与护鸟之间的矛盾。

此外,珍稀濒危鸟类在农产品生产地栖息活动,可以提升当地农产品及生态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复旦大学教授马志军认为,因地制宜,开展观鸟旅游、生态研学等,也是弥补农户损失的办法。

事实上,来自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在农业生产领域,鸟类诚然因为采食和粪便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但其控制农作物害虫和传播花粉等行为具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适当的控制措施,会进一步威胁农林渔生态健康,形成恶性循环。

在中山大学教授刘阳看来,如何管理鸟类以有利于农作物生产,如何让生产者理解并且珍视生物带来的益处,如何针对不同鸟类生物习性和农业生产需要制定科学管理方法,不仅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摆在不同相关利益方面前的课题。

(光明日报 记者:徐谭 陈慧娟 图片:徐谭)

相关文章

  • 【光明日报】网具滥用成鸟类“致命陷阱”,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

    春回大地,候鸟迁飞。4月7日,2025年全国“爱鸟周”暨“护飞行动”正式启动,主题为“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将“捕鸟网”列入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巡查巡护,清理非法猎捕工具,多部门协同执法,线上线下 2025-04-12 21:37:00
  • 预计2025年底,广西龙州优良奶水牛将突破10000头

    每天清晨六点,位于广西龙州甘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牛公司”)养殖场的龙州县现代数字化生态奶水牛示范园里,工人开始操作挤奶机生产线,机器便自动完成挤奶作业。“公司现存栏奶水牛3500多头,日产奶量可达5吨。”甘牛公司养殖场场长赵全飞介绍,“随着奶源不断稳定,我们还将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发展乳业加工 2025-04-12 20:39:00
  • 陕西省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春风拂绿野,百鸟鸣新枝。4月9日,陕西省第44届“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在延安市启动。本届“爱鸟周”宣传主题为“加强鸟类资源保护,推进美丽陕西建设”。活动现场,通过布设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科普讲解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陕西省丰富的鸟类资源、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及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2025-04-10 17:30:00
  • 徐州市铜山区多举措加强候鸟巡护 护航安全迁飞

    来源:【绿美江苏】为切实保护候鸟迁徙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徐州市铜山区积极响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春季护鸟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号召,全面强化候鸟巡护工作,多管齐下确保安全迁飞。一是压实巡护管理责任。今春以来,铜山区动员全区475名护林员及林业系统干部职工,针对生态林场、大中型水库周边及农 2025-04-09 18:11:00
  • 春天鸟叫响亮 原来是鸟类在求偶

    户外,柳绿花红,鸟叫声不绝于耳。4月8日,居民陈女士在小区赏花时留意到,在树枝上蹦来跳去的小鸟,叫声比平时更大,也更频繁。记者采访得知,春天是鸟类的“求偶季”,因此叫的最响。清早起来,家住水机厂宿舍的刘晓敏听到窗外清脆的鸟叫声,清脆且响亮,叽叽喳喳非常热闹。小区紧挨着迎泽公园,树多鸟也多。花开了,鸟 2025-04-09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