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欧盟或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中国车企入欧加速破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9:32:00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关税出现了反转迹象,或重塑中欧汽车业的竞争格局。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本周四(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罗夫斯基斯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取代欧盟2024年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方案。

4月8日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据商务部发布的消息,双方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以及讨论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问题。

“相比于强行征收关税,为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是双方自愿的协议,两者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对于企业来说,征收高关税需要牺牲自己的利润,而设定最低价格对车企产品利润率的保持是有好处的。”格罗伯达亚太汽车市场预测总监曾志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中欧汽车业竞合

早在去年10月,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最高35.3%反补贴税,为期五年。具体税率方面,对特斯拉加征7.8%、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而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加征20.7%。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最高45.3%的超高关税。

欧盟加征关税后,上汽名爵等不少中国汽车品牌受到一定影响。Rho Motion咨询公司数据经理查尔斯·莱斯特在一份报告中分析称,2024年11月~2025年1月期间,受欧盟关税影响,上汽名爵在欧洲销量大幅下滑,同样受影响的还有东风本田、吉利、蔚来、小鹏等车企。不过,他同时表示,尽管受到关税影响,比亚迪仍扩大了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并提高了其全球份额。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电动车市场,中国电动车企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调研机构Clean Technica的数据显示,在全球电动车销量排名前20的车企中,中国品牌占据了11个席位。过去几年,欧洲车企虽然开始电动化转型,但多数是试水阶段,准备程度相对不高。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尤其是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欧洲车企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事实上,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电动车竞争力比较强,提高关税对中国电动车出口有所限制。”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设定最低价格相较于征收高关税来说,对中国电动车出口到欧洲的冲击要小一些,通过设定最低价格让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参与竞争,也有利于推动欧洲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进程。

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王稚晟曾公开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将抬高电动车价格,抑制消费者需求,减缓欧盟的绿色转型。汽车产业的国际化特性要求中欧深化合作,而非设置贸易壁垒。汽车产业本质上是国际化的,欧洲汽车产业电气化离不开中欧在贸易、投资、技术和供应链等广泛领域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欧汽车产业间正在加速合作,大众与小鹏在中国展开了合作,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深度合作,反向合资的趋势正在凸显。

打破关税困局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链具备优势,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具备较高性价比。以大众ID.3为例,去年,这一产品因在中国和德国售价差异大,引发了德国消费者不满。在德国生产的大众ID.3售价为3.99万元欧元起,而在中国生产的ID.3市场起售价仅为1.52万欧元起。大众汽车一位发言人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两地之所以存在价格差异是多重因素造成的。一是,中国市场具有生产成本优势,能源成本较低;二是该车型所有供应商均来自中国,较短的运输路线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使得销售价格更加低廉;三是特斯拉、比亚迪等厂家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大众汽车自然也不甘落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自主车企在欧洲发布的车型定价普遍都高于国内市场。比如去年比亚迪在巴黎车展首发亮相的Sealion 7(同为国内市场海狮07 EV),市场起售价为4.5万英镑(约42万元),而国内车型起售价为18.98万元。该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汽车出口除了车辆本身外还包含运费、关税等费用,另一方面自主车企开启全球化之路,高售价也是为了树立品牌形象。

曾志凌认为,设定最低价格是建立在自愿协商协议基础上,实际上中欧双方都各让了一步。“目前来看,这种价格保护机制是最好的一个结果,如果能够尽快达成协议,能够保证中国汽车顺利出口,从而避免受到关税的冲击。对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来保证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关税成本由企业自己承担,而设定最低价格则能保证企业利润。”

“在美国征收高关税背景下,中欧双方可能尽快地会解决一些贸易方面的纠纷,防止贸易摩擦扩大。”曾志凌对记者表示。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欧洲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燃油车时代,欧洲市场门槛较高,中国车企难以进入。随着电动化时代来临,中国汽车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数量开始增多。今年3月份,小鹏汽车宣布成功进入波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市场,旗下小鹏P7、小鹏 G9、小鹏G6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启销售。而比亚迪已经在欧洲匈牙利建立了工厂,长期目标是通过在匈牙利生产其整个欧洲产品阵容以免于受到进口关税的影响。

崔东树对记者表示,高关税下企业会加速欧洲建厂进程,这是一个必然的特征;但如果没有高关税,多数企业则会选择直接出口到欧洲。

相关文章

  • 利好!多家公司净利暴增!

    2025年首批一季报已经正式出炉!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证券时报记者发稿,目前已有24家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有2家出现亏损,22家实现盈利;同时9家公司营收出现下滑,还有9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在这一众公司中,紫金矿业无疑是“最亮眼的仔”。在一季度,紫金矿业豪赚101.67亿 2025-04-14 00:02:00
  • “时与势,皆在中国!”消博会国外展商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今天正式开启,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100个品牌参展,国外参展商有哪些体会?他们将如何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一起去看看↓阿布扎比投资集团首席执行官扎耶德表示,他认为时与势皆在中国!此刻是与中国携手合作的良机。法国柏姿全球总裁雨果·雪瓦斯内理说,中国消费者的迭代速度惊人! 2025-04-13 22:32:00
  • 小彭vlog丨越南和中国有自己的姐妹装

    在越南街头,穿上八套不同颜色的奥黛,太出片了!修身长衫配飘逸阔腿裤,越南国服——奥黛深受当地女性喜爱,也是河内经典艺术画作里常出现的传统元素。中国日报记者@小彭彭译萱 发现奥黛与旗袍非常相似,老板娘说,“这是因为中国和越南是兄弟嘛!”跟着小彭穿着奥黛打卡河内,你最想get哪一套同款呢? 2025-04-13 22:12:00
  • 大张旗鼓加税、偷偷摸摸豁免?起底美国政府的“神操作”

    美国政府相关网络平台11日晚悄然发布信息,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豁免所谓“对等关税”。与此前高调宣布一系列加征关税政策不同,这一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重磅新闻”是在周末深夜发布,官网不见链接,记者求证不应,文件内容绕口……当局的一系列“神操作”值得玩味。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并未在其官网 2025-04-13 20:03:00
  • 韩正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海口4月13日电 国家副主席韩正13日在海南海口出席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当日上午,韩正和有关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出席启动仪式。10时40分许,韩正宣布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活动主宾国代表、英国商业贸易部 2025-04-13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