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数”赋智、乘“数”转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8:11:00    

在云南省“黄金走廊”生态特色烟叶核心产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对传统育苗数据依赖人工记录,效率低且易出错;温湿度依赖经验判断,难以及时响应异常;烟农与农机手、技术员沟通不畅,机械化推广受阻等烟叶生产发展诸多痛点,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以“数”赋智、乘“数”转型,主动拥抱数字化,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烟叶生产全链条智能管控新模式,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种烟变得更高效、更科学,为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香叶智农”实现一键签约 “云棚智控”赋能数字烟区

2024年之前,砚山县平远镇的烟农李跃毕每年春季都要经历一场“盖章马拉松”。他要携带租地证明、身份证等材料,再搭车1小时到烟站提交纸质合同,有时候材料不全或是路途中丢失,还得反复补交。“往年因漏带土地流转协议,跑了3趟才签上合同。”李跃毕回忆道,更让他焦虑的是,人工审核常因信息错漏导致合同面积与地块不匹配,最终影响补贴发放。

2024年,“全国统一烟叶生产经营管理平台”在云南省全面推广,合同网签模块以四大功能重构生产流程。烟农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申请烤烟种植收购合同,并同步绑定地块,通过小程序上传身份证,系统自动关联地块坐标、面积等数据。李跃毕首次使用该平台时不禁感叹:“过去靠手写描述地块位置,现在地图上点选就能绑定,连田埂旁的树都能标得很清楚。”

数据跑腿替代人工跑路。烟站后台同步接收申请,通过GIS系统核实地块是否位于规划区范、是否重复申请。以前审核要等一周,现在提交后2小时烟农就收到短信通知,效率大幅提高。

人脸识别筑牢诚信防线。采用活体检测技术,烟农“刷脸”即可完成身份核验与电子签名,再也不用担心代签冒领,合同条款还能随时调阅。

“香叶智农”平台内嵌的政策补贴公示模块,将产前投入补贴政策、补贴面积、补贴金额等信息实时推送至烟农手机端,并支持历史记录查询,确保信息一触即达、全程可溯。

合同网签这一变革不仅方便了烟农签署合同,更大幅提升了政策透明度,透明的补贴机制增强了烟农信心,也提高了烟农满意度。据统计,文山州烟农种植合同网签率连续多年达100%,数字红利真正惠及万家。

近年来,随着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严把烤烟育苗第一关,坚持集中化、专业化育苗方式,实施育苗精细化管理,创新构建“云棚”智控体系,为育苗装上“千里眼”,推动育苗环节向数字化、精准化和智慧化发展。

如何突破传统烤烟育苗管理成本高、数据采集难、技术指导滞后、质量追溯缺失等限制,实现育苗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成为烟草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命题。“云棚系统”的引入,大大推进了文山烟叶生产数字化转型进程。

“云棚系统”是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生产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的成果之一,2021年起在全州推广应用。系统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烤烟育苗有机融合,通过在育苗池部署各种物联网终端数据采集设备,搭建起覆盖全州的育苗智慧管理平台,突破空间对育苗环节的制约,实时感知育苗情况,记录烟苗发育阶段和成长轨迹。

“云棚系统”在育苗池部署温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高清摄像头等终端设备,实时采集环境数据与烟苗生长影像,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在“云棚系统”的手机和电脑端界面上,可以精准定位育苗点位置,统计播种进度、出苗进度、成苗进度和发苗进度等指标,还可以随时随地监控温度、湿度等,实时查看烟苗生长情况。只要有哪项指标异常,手机将会收到自动预警,育苗管理员可及时将苗棚环境调整到最佳状态,并通过手机上报处理情况。

通过手机小程序或PC端,可远程查看各个育苗点的实时数据,实现州、县、站、点四级联动管理。“云棚系统”的可视化为文山烟叶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为数字化文烟打造了坚实的大数据化管控能力基础。

砚山县洪福烟叶收购站生产技术员杨标介绍:“以前为确保苗棚的温湿度管控到位,需组织人员实时对苗棚温湿度数据进行人工监测。而现在,在各种传感器的帮助下,烟站和合作社育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了解育苗棚的温湿度,技术人员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烟农提供其他指导服务。”

2025年,文山州151个育苗点已全部使用“云棚”数字化系统,实现了整个育苗过程苗区的温湿度、水肥和烟苗的生长情况监控和远程管理。“云棚系统”的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育苗环节的精益化管理水平,使全州烤烟育苗用工平均减少了10%,壮苗率提升了0.4个百分点,结合“云田”“云追”,从育苗开始建立了全环节的烟叶溯源体系。

“云烟农服”打通供苗“最后一公里” “智慧烟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为有效减少烟苗运输损耗,节省烟农时间与种植成本,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全力践行减工降本与精准管控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接力送”模式,在烟苗运输、专业化机耕、无人机植保等领域探索数字化服务平台——“云烟农服”。

“云烟农服”平台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秉持“互联网+烟农服务”理念,真正实现“手机一点、烟苗到田”,构建起“需求精准对接—智能调度配送—全程质量管控”的闭环体系。

“云烟农服”具备三大特点:一是烟农可在线下单,一键预约配送时间、配送数量,并支持在线评价反馈;二是合作社端能自动整合区域需求,生成智能配送计划,自动优化车辆与人员调度,提升单次配送效率,同时完整记录烟苗从出圃到田间的全流程数据,确保全程可溯源;三是烟站能实时监控区域烟苗供给、烟农满意度等关键指标,通过动态数据分析,为合作社提升育苗管理水平提供科学指导。

“‘云烟农服’平台打造的‘线上订单+线下服务’模式,让烟农们体验到了‘指尖上的便利’。通过手机App,不仅能实时查看烟苗生长日志,还能像点外卖一样预约送苗服务,切实解决了烟农领苗路程远、费时费工且成本高的问题。”广南县五珠烟叶收购站站长王加春介绍。

广南县五珠乡烟农陈国林表示:“我们这儿大部分种烟地块离育苗点很远,自己的小拖拉机走得又慢,一次还拉不了几盘苗。要是能像网上购物一样,在家用手机下单就能把烟苗送到田里,那可帮了大忙。我特别期待今年能用上,省时省力又省心。”

长期以来,土壤检测数据分散化、数据价值挖掘不足以及精准平衡施肥难以有效落实,成为制约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创新引入“智慧烟田”App系统,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智慧烟田”App功能完备,涵盖烟区气象、烟区土壤、田间估产、灾害监测等多个关键模块。通过部署于田间地头的各类先进传感器,如土壤传感器、气象站等,能够实时、精准地收集土壤pH值、含水量以及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等关键数据,这些数据被迅速上传至云端数据库,经智能算法深度剖析,为每一片烟田绘制出极为精准的“数字画像”。

“智慧烟田”App运用前沿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剖析土壤检测数据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提示诸如微量元素缺乏、氯离子含量超标等关键信息,为烟叶生产全过程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烟农科学种植,提升烟叶的品质与产量。

在砚山县平远镇大新烤烟种植的千亩连片规划区,烟农王全华正熟练地通过手机上的“智慧烟田”App查看土壤墒情报告。屏幕上,氮磷钾含量、酸碱度、微量元素等数据一目了然,系统根据烟株长势自动生成精准施肥方案。

“过去施肥全凭感觉,现在‘数据说了算’,不仅能节省肥料成本,烟叶品质也提升了,收入更高了,这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烟农王全华兴奋地分享道。

2025年,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全州设立智慧烟田气象监测点160个、土壤检测点300个,并将全州历年来所有检测过的地块土壤信息导入云田,建立全州土壤数据库,运用AI技术自动生成地块测土配方施肥方案及建议,促进文山烟草精准平衡施肥“一片一案”落地生根。

“云滴农机”推动智能化服务 “北斗导航”引航“铁牛上山”

初春清晨,丘北县树皮乡树皮村小组的烟田笼罩在薄雾中。55岁的吴家海蹲在田埂边,掏出手机轻点几下,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四台红白相间的“云滴”大型旋耕机列队驶入烟田,金属臂精准地将烟苗插入覆好膜的垄间。

“3年前的这时候,我们全家老小都要在地里‘弯成虾米’”。吴家海是种了十多年烟叶的“铁杆烟农”,他从未想过那些需要跪着栽苗、弓着腰打药的日子,会因这些“钢铁伙伴”彻底改变。

丘北县13万亩烟田分布在坝区、山地的褶皱里,吴家海的40亩烟田就挂在半山腰。“以前移栽季,全家5口人每天5点摸黑下地,跪着栽苗,膝盖磨出血泡是常事。”他掀起裤管,膝盖上布满深褐色的老茧,“最怕碰上倒春寒,补种3次苗的情况都有。”

如今,吴家海的农机库里,大型起垄机、自动覆膜机、变量施肥无人机一应俱全,指挥中枢是手机里的“云滴农机”小程序。烟农们可以通过“云滴农机”微信小程序下单,当地注册机耕手在线接单,运用大型农机高标准专业完成机械化作业,这一双赢举措有效破解了有机无田、有田无机的困局,提高了资源利用价值,直接推动经验种植向标准种植发展。

2024年,全州机械化耕作率突破99%,烟叶生产全过程平均用工从25个工/亩降至14.6个工/亩,亩均降本达815元。智能化服务真正惠及千万家烟农,降本增效作用日益凸显,实现了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产业生态转型升级。

为打破传统山地农业效率瓶颈,西畴县烟草专卖局锚定具有石漠化山地特色的农机农艺融合模式,创新推进“铁牛再上山”计划,实现了北斗导航在烟田中高标准操控的目标,进一步完善规程、提高效率、优化服务,以农机农艺融合绘就现代烟草农业新图景。

“蒋哥,试试这个‘北斗铁牛’呗。”兴街烟叶收购站站长文辉拍了拍橙红色拖拉机,对烟农蒋德明说。驾驶室内,推出北斗导航终端的屏幕蓝光闪烁,三维地形图上,25度坡地的等高线清晰可见。蒋德明半信半疑地踩下油门,拖拉机竟自动避开岩石,在坡地上走出标准的Z字路线。更令他称奇的是,后挂的自主研发打塘装置同步作业,株距误差不超过2厘米。“过去牛犁地深浅不一,现在这‘铁牛’走一趟,起垄、打塘一气呵成,耕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蒋德明摸着精准排列的塘穴,布满皱纹的脸上漾出笑意。

这背后是西畴县烟草专卖局的“技术突围”:通过整合北斗导航系统与自主研发的打塘装置两大核心技术,展示北斗导航耕地起垄打搪拖拉机、打塘机、自主研发打塘挂件等13台套,犁地、旋耕、微耕、打塘等挂件16个,建立了“基础机型+智能模块”改装模式,补齐山地打塘机械短板,提升农机山地作业效率,推动农业机械化智慧化升级。如今,全县已涌现多种智慧农机,犁地精度达厘米级,打塘效率提升3倍,山地作业综合成本下降40%。

当北斗卫星掠过西畴县北纬24度的夜空,这片曾经靠脊梁扛起的产业,正在钢铁与数据的交响中谱写新的生长诗篇。随着机械化作业力度不断加大,从前人背马驮牛耕地的局面也焕然一新,现代化农业变革正随着北斗导航的轨迹,朝着乡村振兴稳步迈进。

从“香叶智农”到“云棚智控”,从“云烟农服”到“智慧烟田”,从“云滴农机”到“北斗智能”,烟叶生产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破茧成蝶。这场数智化变革,不仅改变了烟叶的生产方式,更重塑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理念。

当育苗环节从经验主导转向数据驱动,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在烟田间交织出智慧的网络,当“黄金叶”与“智慧云”交相辉映,文山烟草产业正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闪耀着现代农业的希望之光。

云报全媒体通讯员 李文秋 郑绮靓 郑文芝

相关文章

  • 数智住建④|航拍建模+VR漫游!福田区消防验收还能这么玩?

    竹香学校。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14日讯(记者 黄卓坚 通讯员 杨海林 袁敏)消防安全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而消防验收作为保障建筑安全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依赖人工检查,存在效率低、标准难统一、隐患难追溯等问题。如今,随着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消防验收正迈向信息化、 2025-04-14 15:32:00
  • 城山煤矿“智慧管家”来“治水”

    □武导言 本报记者 赵吉会“以前,每月得安排三次入井观测地下水,到了雨季,至少要安排四次入井监测涌水量。每次都得派出6人,在井下对各出水点进行观测,最少需要4小时才能把数据采集完整。如今,动态水文监测系统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只需在办公室轻点几下手指,所需数据便尽收眼底。该系统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与精 2025-04-14 09:09:00
  • 鸿蒙生态全系产品亮相2025消博会:实现“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25消博会)在海南盛大开幕。作为全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本届消博会自开幕以来,消博会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众多行业企业纷纷亮相,展示前沿产品与技术。在这其中,鸿蒙生态全系产品通过沉浸式智慧生活场景展 2025-04-14 09:04:00
  • 港龙中国地产:首季合同销售额达13.54亿元

    观点网讯:4月14日,港龙中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2025年3月份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根据公告,港龙中国地产在2025年1月至3月期间的合同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3.54亿元。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2025-04-14 07:51:00
  • 开局良好,多组数据折射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向好态势

    记者近日从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获悉,今年一季度,消费、投资、工业生产、企业经营等多领域高频数据现增长之势,折射出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向好向新的态势。■消费市场亮点纷呈,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从线下消费来看,国家信息中心线下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4.2%,较上季度升高9.1个百分点。其中,3月同比增长 2025-04-13 2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