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知产庭年度报告:民事案件二审发回重审率持续下降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率持续下降。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4)。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简称法庭)共受理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6229件(其中新收3015件),审结4213件;未结2016件,同比下降37.3%。
报告表示,在审判质效和解纷力度上,实体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约11.5天。条线审判质效稳步提升,全国条线法院新收民事一审实体案件量下降15.6%,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成效明显,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作用有效发挥。
与此同时,实质解纷力度加大。报告称,法庭积极发挥多元解纷渠道作用,重视运用调解和解手段,坚持“能改不发”裁判理念,加大巡回审判力度,促进定分止争和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数据显示,全年法庭审结的民事二审实体案件中,调解撤诉率达40.4%。比如,在涉多项芯片专利申请权属系列案中,一揽子成功调解涉及法庭及地方法院26起系列纠纷,确保相关芯片技术得到有效保护。在涉“翻译笔”外观设计专利无效行政案中,推动与地方法院二审中的相同专利侵权案件一并进行调解,最终促成和解,结束了两家上市公司长达四年的专利纷争,使同行竞争回归有序状态,双方当事人均致信感谢并共同制作感谢牌匾,有关全国人大代表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就本案所涉深层次问题提出修法建议。
报告强调,法庭坚持“能改不发”牢固树立“如我在诉”意识,对于一审有问题瑕疵的案件,二审坚持能改判纠正就绝不发回重审的裁判理念,除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案件以外,一律在查清事实和补正程序瑕疵后以改判等方式结案,确保纠纷实质高效化解在二审,减少案件程序空转,减轻当事人诉累。
数据显示,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自成立以来,二审案件发回重审率持续下降,2024年审结的4213件案件中仅有2案因程序违法发回重审。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相关文章
-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发回重审率持续下降。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法庭年度报告(2024)。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简称法庭)共受理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垄断案件6229件(其中新收3015件),审结4213件;未结2016件,同比下降37.3%。报告表示,在审判质效和解纷力度上,实 2025-04-26 10:39:00
- 国家林草局将统筹林草保护发展,扩大林草总量,提升林草质量,壮大林草产业,增添更多身边的绿和眼前的美,绘就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我国草原资源丰富,草原面积近40亿亩,居世界第一。草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草原监督 2025-04-25 16:46:00
-
青岛崂山区: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日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进园区活动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安仕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来临之际,4月24日上午,崂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青岛崂山科技创新发展集团有限 2025-04-24 21:20:00 -
市场监管总局:打击直播带货中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让消费者安心在网上“买买买”
红星新闻4月20日至26日是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当前,网络售假屡禁不止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在会上表示,要让创新者不担心被“山寨”,让消费者放心安心在网上“买买买”。嵇 2025-04-24 13:24:00 -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高雁鸿从立案到履行,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刘亚南用时三天,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手机质量问题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现场调解也对销售方进行教育引导,实现“调出效率、解出效果”,同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赋能增效。新手机变“卡机” 消费维权遇阻力 2025-04-23 1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