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废叶”变“金叶”!苏州碧螺春也能做成乌龙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22:21:00    

碧螺春春茶季结束,茶农开始修剪茶树。如何“废叶”变“金叶”?这家茶叶生产车间开始制作乌龙茶,为茶农增加经济收入。

眼下,洞庭山碧螺春茶季已进入尾声。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茶树新长的芽叶不仅粗大而且质硬,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好价格,因此长期被茶农冷落,甚至白白浪费掉。如何让“废叶”变“金叶”?今天(4月24日),记者在吴中区东山镇碧螺村的一家茶叶加工生产车间中,找到了答案。

车间正在摊晾鲜叶

每年4月份春茶采摘结束后,东西山的茶园就会进入休整期。中午,记者驱车前往碧螺村,沿途看到一些茶园里,茶农们正在修剪茶树。修剪下的枝条上,芽叶虽然仍有鲜嫩之色,叶片却相对较大,质地也较硬。“这个时候的鲜叶,已经不适合用来做碧螺春茶了。”茶农们告诉记者,春茶季结束后,一般就会对茶树进行修剪,为明年生长积蓄力量。

工人们正在进行摇青环节

然而,走进位于碧螺村的一家名为瑞莹轩的茶叶加工生产车间,却是一派繁忙的制茶景象。一位茶农正背着三箩筐的鲜叶前来交货。车间里,地上摊晾着几大竹匾的鲜叶,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摇青。“我们正在制作的是乌龙茶,用的是茶农们不要的大叶子。”瑞莹轩的负责人杨莹告诉记者,每年一过春茶季,茶树鲜叶就没人采摘了,茶农们修剪茶树时,这部分鲜叶被直接扔掉,“我就想着废物利用,尝试把这部分鲜叶做成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首创于福建的半发酵茶,原料正需要叶片较大的鲜叶,制作需要经过摊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多个步骤。为了在乌龙茶里留住碧螺春茶独特的花果香,杨莹在加工过程对工艺进行了改良,“焙火要轻,不能让花果香流失。”

制作乌龙茶的鲜叶,叶片较大,属于制作碧螺春茶的“废叶”

用碧螺春茶原料制作乌龙茶,杨莹已经试验了三年了。“前两年是试水,成品只提供给爱茶的‘发烧友’品鉴。”让她没想到的是,反响特别好,不仅茶汤口感好,还自带花果香,“最高卖过6000元一斤。”今年,她打算扩大产量,正式对外销售。为了区别于普通的乌龙茶,她还特意为这款茶取了个名字叫“碧螺青茶”。

事实上,利用好碧螺春茶的“废叶”这件事,杨莹一直在琢磨。春茶季,制作特级碧螺春茶时筛选出的残叶,她用来制作了白茶,取名“洞庭晒白”。“春茶季的碧螺春茶原料贵如金,我一点也舍不得浪费,几乎全部利用起来了。”杨莹告诉记者,到了不同的花季,她还会利用库存的碧螺春茶原料,制作栀子花碧螺春、桂花碧螺春、茉莉碧螺春等不同的花茶。

“通过制作乌龙茶、白茶、花茶等利用形式,可以把‘废叶’变‘金叶’,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杨莹说,今后希望能将这一形式推广,延伸茶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更好带动东西山茶园提质增效。


(苏报融媒记者 朱雪芬/文)

编辑:金然

相关文章

  • “废叶”变“金叶”!苏州碧螺春也能做成乌龙茶

    碧螺春春茶季结束,茶农开始修剪茶树。如何“废叶”变“金叶”?这家茶叶生产车间开始制作乌龙茶,为茶农增加经济收入。眼下,洞庭山碧螺春茶季已进入尾声。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茶树新长的芽叶不仅粗大而且质硬,生产的茶叶卖不出好价格,因此长期被茶农冷落,甚至白白浪费掉。如何让“废叶”变“金叶”?今天(4月24 2025-04-24 22:21:00
  • 辣点财经|Z世代“剁手”潮玩,情绪价值狂吸金

    当下,火得一塌糊涂的是啥?没错,就是潮玩。你瞧瞧,大街小巷,潮玩店那是一家接一家地开;线上平台,盲盒、手办、隐藏款,预售期直接排到明年。这潮玩经济,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嗖”的一下就蹿起来了。你可能想不到,这些均价几十百来块的小小潮玩,正撑起一个千亿级市场,让人疯狂上头、让资本争相入局。当代年轻人,不 2025-04-22 19:16:00
  • 1.64亿打造!岳阳楼区东风湖学校进入文化落地新阶段,预计6月底竣工

    岳阳晚报4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诚成 方芳 通讯员 谭彩虹)近日,岳阳楼区东风湖学校建设迎来重要节点。这座占地51亩、总投资达1.64亿元的九年一贯制现代化校园在逐步拆除脚手架,在完成外立面装饰和室内装修后,正式迈入文化落地阶段,距离竣工交付更近一步。走进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筑外墙 2025-04-21 17:06:00
  • 从40元/斤降到17元/斤,“夜宵顶流”价格腰斩

    又到一年“吃虾季”! 眼下正值“早春档”小龙虾上市期。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小龙虾将在5—6月进入销售最高峰,届时价格还会继续下降。供应量显著增加价格跌至17元/斤据央视财经,在潜江市熊口镇新林村,凌晨时分虾农就开始捕捞小龙虾了。养虾大户蒋代元从事小龙虾养殖行业十年,如今他和家人共同承包了村里的40亩虾 2025-04-21 07:53:00
  • 岁时散记|王萌萌:茶煎谷雨春

    【来源:劳动报】清明至谷雨,春光已暮,柳色渐苍,满城风絮、落红铺径。临窗伏案,倏忽有风携鸟鸣啁啾而来;河畔徜徉,丰盈水汽氤氲着三分沁凉、七分糅杂难辨的草木馨香。有一日,读到宋人叶采的一首《暮春即事》:“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颇觉符合当下心境。《月令七十二候 2025-04-20 13: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