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只!栗喉蜂虎“大部队”到了 石狮市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项目成效初显
“‘先头部队’不到10只,‘大部队’来了上百只!”4月14日,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杨思盾传来喜讯,峡谷旅游路迎来大批栗喉蜂虎,并陆续进入筑巢阶段。新一季栗喉蜂虎如约而至,并且数量保持稳定,标志着石狮市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项目成效初显。
石狮峡谷旅游路栗喉蜂虎营巢地,是目前已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最北的繁殖地。自2022年以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每年4月都到这里“安家产子”。今年2月,石狮正式启动栗喉蜂虎五年保护规划,并在泉州地区首次开展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修复上千巢穴,迎接“中国最美小鸟”。
“新一季栗喉蜂虎到达后,能否继续在峡谷旅游路筑巢繁殖,并且保持数量稳定,事关保护性修复工程的成效。”市自然资源局林业资源站站长颜明华表示。4月15日至4月17日,本报记者连续三日前往现场观测发现,大批栗喉蜂虎在峡谷旅游路土崖上空盘旋,不少已落在崖壁上开始筑巢,初步形成约60个洞穴。值得一提的是,新掘的这些洞穴仍集中于往年巢穴较为密集的区域,其中22个洞穴建在已修复的旧巢穴处。
16日,前往现场观测的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经过前期休整、勘察地形后,新一季栗喉蜂虎目前已在峡谷旅游路进入筑巢阶段,但现在所筑巢穴不一定是真巢穴,也可能是“迷惑巢”,最终形成的筑巢数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监测。“一对栗喉蜂虎最终完成筑巢,需要近20天时间,随后进入踩背(交配)阶段,进而产卵孵化、繁育后代。”吴轲朝说道。
据悉,于今年3月中旬完成的石狮市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项目,对多年形成的1080个栗喉蜂虎巢穴进行修复,并通过测距仪、探测仪等设备,取得峡谷旅游路栗喉蜂虎巢穴的“历史数据”:在这1080个巢穴中,深度50厘米以上的仅有少数,大部分深度不及50厘米……经监测分析,过去三年,每年有超过100只栗喉蜂虎到峡谷旅游路“安家产子”,按照每对栗喉蜂虎成功繁育2只新鸟计算,峡谷旅游路每年“产出”栗喉蜂虎超过200只。
栗喉蜂虎“石狮之旅”进入第四季,峡谷旅游路又热闹起来。根据《石狮市栗喉蜂虎保护规划(2025—2029年)》,石狮将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纳入永宁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让栗喉蜂虎成为矿山修复与生态创建的一张“活名片”。眼下,栗喉蜂虎在峡谷旅游路进入筑巢阶段,有关部门呼吁,摄影爱好者和市民群众文明观鸟莫惊扰,共同为栗喉蜂虎栖息繁殖营造安定的环境。
(记者 林恩炳 颜华杰)
来源:石狮日报
相关文章
-
聆听交响丝路 畅游如意甘肃 2025甘肃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西安
奔流新闻讯(通讯员石大财 张琢昊 记者玄丝雨)如意甘肃誉中外,诗画陕西耀古今。4月17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聆听交响丝路 畅游如意甘肃”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西安举办。推介会上,甘肃丝绸之路国际旅行社、平凉文旅产业投资集团、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等20家文旅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两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再 2025-04-18 17:18:00 -
上百只!栗喉蜂虎“大部队”到了 石狮市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项目成效初显
“‘先头部队’不到10只,‘大部队’来了上百只!”4月14日,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杨思盾传来喜讯,峡谷旅游路迎来大批栗喉蜂虎,并陆续进入筑巢阶段。新一季栗喉蜂虎如约而至,并且数量保持稳定,标志着石狮市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项目成效初显。石狮峡谷旅游路栗喉蜂虎营巢地,是目前已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最北 2025-04-18 11:05:00 - 4月14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印发《2025年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速推动内蒙古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内蒙古将实施“快进慢游”交通网络完善工程、主题精品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服务区旅游功能提升工程、铁路民航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工程、运游融合 2025-04-18 09:19:00
- 极目新闻记者 钟洲 聂颖健近日,有媒体报道欧莱雅中国旅游零售部门裁员,比例或多达50%。极目新闻记者向欧莱雅中国求证此事,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此前报道有失真实。欧莱雅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发展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欧莱雅中国相关工作人员确认此前报道有失真实,但没有透露具体裁员比例。该工作人员表示,为应对 2025-04-17 12:29:00
- 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办法》,现将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甘肃考区报名有关事项规定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 2025-04-16 1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