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藏城市的乡愁|仙游老街鱼和顶,如今有新身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3:45:00    

图片


有人,
有温度,
有历史的地方,
就是城市的人文景观。
仙游县城老街鱼和顶,
正是老仙游的独特印记,
铭刻在一代代仙游人的记忆深处。


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

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

共14片,鱼和顶入列其中,

一起来看——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通知


闽政文〔2025〕113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切实保护好我省历史文化街区,延续城市传统风貌,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要求,经研究,认定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4片,现予以公布:
一、福州市长乐区和平街历史文化街区
二、福州市罗源县后张溪尾历史文化街区
三、厦门市同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四、泉州市洛江区桥南古街历史文化街区
五、泉州市鲤城区王宫华侨历史文化街区
六、泉州市德化县红旗坊历史文化街区
七、三明市永安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
八、三明市明溪县三元巷历史文化街区
九、莆田市仙游县鱼牙顶历史文化街区
十、南平市建瓯市序五里历史文化街区
十一、南平市建瓯市石马街历史文化街区
十二、龙岩市新罗区中央苏区金融街历史文化街区
十三、龙岩市武平县兴贤坊历史文化街区
十四、龙岩市漳平市西门头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本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论述以及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保护规划编制,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链接


鱼和顶老街:

当时只道是寻常

图片


若要在仙游县城寻一个最有生活气息的老街,那就是鱼合顶了。


“鱼和顶”老街,是旧时城区百姓到兰溪的交通要道,从现存的一些老房子中,还依稀可见当年店铺林立、路人摩肩接踵的兴旺繁荣景象。如今,鱼和顶老街上,老字号商铺依然众多。比如,扁食铺、打铁铺、煎包铺、农具铺、白粿铺、面条铺……这里的老手艺人,依然靠着古法吃饭。


图片

农具店

图片

煎包铺


“鱼和顶”老街,现称“和平路”。到了仙游城关田岑底圆圈,向左拐个弯就能到。在长约500米的老街上,巷道狭长,粉墙青瓦,连绵成片,古貌犹存。


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空气中还弥漫着生煤炉特有的烟火味,依稀听见小窗里漏出来,婉转的莆仙戏唱腔,夹杂着”笃笃笃“的切菜声,地道老仙游味道。


从前,仙游古街众多,为何鱼和顶老街能保留至今,大概与这里的地形有关系。鱼和顶,地如其名,是一个“像顶”的小斜坡,商肆、民居沿坡而建。或许因拆除了重建不便的原因,让这条老街得以存留。


图片


鱼和顶老街,亦绝不仅仅是一条街。走入街旁的小巷弄,将通向一片片幽深的古厝。


这里面,老房子连着老房子,老人在寺庙前闲坐,满庭鸟迹印苍苔。


红砖古厝前,挂着居民们的手写信箱地址,古朴质直。


图片


现代的仙游古厝,存在一个微妙的尴尬:住在里面的居民并不觉得老房子可贵,甚至觉得破、不现代。这几乎是现代图景里最值得玩味的围城之一了。



来源:游晓璐 文/图 综合中国福建

编辑:沈琳 美编:李婷婷

审核:唐伟

图片

相关文章

  • 深藏城市的乡愁|仙游老街鱼和顶,如今有新身份……

    有人,有温度,有历史的地方,就是城市的人文景观。仙游县城老街鱼和顶,正是老仙游的独特印记,铭刻在一代代仙游人的记忆深处。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共14片,鱼和顶入列其中,一起来看——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通知闽政文〔2025〕113号各市、县(区)人 2025-04-25 13:45:00
  • 上百只!栗喉蜂虎“大部队”到了 石狮市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项目成效初显

    “‘先头部队’不到10只,‘大部队’来了上百只!”4月14日,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杨思盾传来喜讯,峡谷旅游路迎来大批栗喉蜂虎,并陆续进入筑巢阶段。新一季栗喉蜂虎如约而至,并且数量保持稳定,标志着石狮市栗喉蜂虎栖息地保护性修复项目成效初显。石狮峡谷旅游路栗喉蜂虎营巢地,是目前已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最北 2025-04-18 11:05:00
  • “中博热搜榜”第11位!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火了!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4月15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卢诗芹)今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最新发布的“中博热搜榜”2025年第一季度热门工美非遗类博物馆榜单中,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荣登第11名。图片来源: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中博热搜榜”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博物馆头 2025-04-16 09:19:00
  • 双向奔赴 万里如邻

    东南网4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苏依婕)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福建与阿根廷,地处地球两端。山海之遥、冬夏之隔,并未阻断双方友好往来。阿根廷华侨华人中80%祖籍地为福建,是福建和阿根廷天然的人文纽带。2007年,福建省与阿根廷米西奥内斯省正式缔结友好关系,为双方在经贸、旅游、文化、卫生等领域积极开 2025-04-13 10:35:00
  • 从“打卡”到“入戏”:当旅游遇上传统文化

    穿上传统服饰在历史文化街区拍照“打卡”、在街边成为经典话剧里的一位“群演”……这是近年来,许多人选择的旅游新方式,也是各地挖掘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打造文旅消费新业态的生动实践。在这场游客与地方文旅的“双向奔赴”中,旅游的定义正在被加入更多社会发展的新注脚。旅拍打卡,解锁旅游新方式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 2025-04-10 14: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