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新能源车闪充“元年”来了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4月9日晚,比亚迪超级e平台搭载的兆瓦级闪充技术车型汉L、唐L正式发布。仅需充电5分钟,即可为车辆增加400公里的续航里程。随后,吉利极氪、华为鸿蒙智行也相继预告即将推出同等级的闪充系统,让电车的加电速度接近油车加油的速度。
这也让2025年成为闪充“元年”,而让车主真正能提到闪充的便利,超充桩后续的建设速度至关重要。

兆瓦闪充技术正式上车
在发布会上,比亚迪汽车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介绍,汉L EV与唐L EV支持的兆瓦闪充技术,将极大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5分钟充电400公里,最高充电倍率为10C,这样的充电速度已经可以与燃油车加油媲美。
实现上述闪充技术需要足够高的电压、足够大的电流,以及专门的充电桩。因此,比亚迪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整个三电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
由于1000V的电压和1000A的电流是充电速度达到兆瓦级的先决条件,比亚迪采用了多通道液冷系统配合智能温控算法,解决高倍率充电产生的热量问题。此外,液冷充电枪线支持1000A大电流,避免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在上述电压电流条件下,一般电池无法承受,因此需要与之匹配的闪充电池。比亚迪对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进行了重新设计,电芯中使用了导电性更好的电解液和隔膜,使电芯内阻相比之前降低了50%。
在充电桩方面,比亚迪自研的兆瓦闪充桩可输出1000kW的功率,“双枪”最大输出能力能达到1360kW。这在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方面显著提升了主流快速充电的水平。

目前,行业高端电车一般使用800V电气架构。以使用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小米SU7 Max为例,其最高充电倍率为6C,即如果是100kWh的电池容量,最大允许充电功率为600kW。特斯拉的V4超充桩峰值功率为500kW,宝马和奔驰合作的逸安启超充站也只有600kW。其他400V电气架构的纯电或插混车大多为4C以下的充电倍率。
多公司挑战兆瓦闪充技术
在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的大背景下,不仅是比亚迪,岚图、华为、极氪等车企也相继入局兆瓦级别的“闪充”。
去年,岚图汽车发布了全球首个兆瓦级超充桩岚图VP1000。该超充桩具备1000A峰值电流和1000V最大电压,峰值功率为1000kW,最快可实现“充电1秒、续航1.7公里”。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公司董事、华为数字能源公司总裁侯金龙表示,华为推出的兆瓦级充电产品最大充电电流为2400安,最大功率为1.5兆瓦。目前,华为鸿蒙智行已确认,计划在4月22日正式发布兆瓦级充电产品。
1.5兆瓦闪充并非终点,华为数字能源还计划通过兆瓦级充电基础设施加速重卡的电动化,下一步目标是挑战单枪3兆瓦的充电速率。
极氪也表示,将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正式落地全球首个全液冷1.2兆瓦单枪,理论上充电速度能实现1秒补能约4公里。例如,一辆极氪009的140度电池,使用1.2兆瓦桩从10%充到80%可能仅需7至8分钟。
从目前新能源车企的发布节奏来看,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基本已掌握兆瓦闪充技术,但兆瓦闪充也面临电池不安全、电网压力大等质疑。

对此,比亚迪在发布会上表示,充电桩本身依赖电网,超高功率闪充确实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因此,比亚迪为充电桩增加了一个容量为225kWh的储能柜,为充电桩提供800kW的充电功率,再加上国网最大的560kW,就能达到最高1360kW的输出功率。这种设计不仅解决了电网压力问题,还让超充站的布局更加灵活。
超充桩建设将成提升车主体验关键
然而,目前能适配车辆的超充桩仍是影响车主体验兆瓦闪充的瓶颈。
在河南区域内,4C的超充桩并不好找。车主平时遇到最多的,一般是功率在250kW的充电桩(即2C的充电桩)。即使车辆支持4C或5C的充电倍率,也只能以2C的功率充电,通常需要近一个小时才能充满。
即使找到功率在500kW的4C充电桩,部分车主也会因费用问题望而却步。4C及更大功率的超充桩基本需要使用液冷技术,目前液冷充电桩的单桩成本约为8万至12万元,是传统风冷桩的3倍以上,日常维护(如更换冷却液)的成本也更高。这也导致部分区域的超充站电费每度几角钱,服务费却高达1元多,许多不赶时间的车主更愿意选择更便宜的充电方式。
此外,受制于电力供应,现有的超充站有时会面临限流问题。多台车辆同时在一个超充桩下充电时,功率会被平均分配,导致充电效率不高,这一问题在节假日的热门区域尤为明显。
因此,未来更高功率超充设备的建设普及,将是兆瓦闪充技术落地后需要重点布局的方向。
比亚迪表示,计划建设4000座兆瓦闪充站,并优先在全国比亚迪4S店部署千兆瓦级超充站。目前,比亚迪深圳坪山总部已试运营1000kW充电桩。
岚图汽车也在加速布局智慧超充站,目前已在15个城市落地20座超充站,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2025年,岚图计划落地超过200座超充站。
特斯拉4月6日也表示,已经在中国建设超过2000座超充站,覆盖国内所有省份和直辖市,其中450座已经对其他一些品牌的车主开放。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相关文章
- 光明网讯(记者 袁晴)4月1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主论坛暨数智未来论坛在中国香港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在论坛上表示,顺应时代变革,不断推进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数字时代的融合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加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科技创新,数字时代的安全发展根基就会越来越稳。以更 2025-04-15 17:38:00
- 近日,遵义市2024年(第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名单公示,来自贵州航天风华实业有限公司的遵义市特种LED照明产品极端环境防护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榜上有名。该团队研发的此项技术目前已应用于该公司生产的特种LED照明产品,产品在国内市场走俏。在恒温无尘的净化车间内,身着防静电服的技工们正全神贯注,精准地操控 2025-04-15 00:31:00
- 当地图导航与AI深度融合,一场关于出行效率与体验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4月14日,高德地图正式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导航智能体(NaviAgent),应用创新技术理念和架构,推动导航这一历史悠久的服务,由传统出行工具,向“会思考、能预判、有温度”的智能出行伙伴蜕变。“研发导航智能体,是高德 2025-04-14 20:13:00
-
鸿蒙生态全系产品亮相2025消博会:实现“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
4月13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2025消博会)在海南盛大开幕。作为全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本届消博会自开幕以来,消博会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众多行业企业纷纷亮相,展示前沿产品与技术。在这其中,鸿蒙生态全系产品通过沉浸式智慧生活场景展 2025-04-14 09:04:00 - 【光明时评】作者: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教授)前不久,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构建常态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探索科学规范育人模式。其中,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重在启蒙学生人工智能思维;初中阶段以认知 2025-04-14 05:08:00